温室大棚是一种通过透光覆盖材料(如塑料薄膜、玻璃)和保温结构,为植物创造适宜生长环境的人工设施,主要用于反季节栽培、提高产量和抵御自然灾害。根据构造、功能及技术含量可分为多种类型:
一、主要类型与特点
日光温室(节能温室)
结构:北侧为砖墙或土墙蓄热,南向采光面覆盖薄膜,夜间用保温被覆盖。
特点:
土墙型:造价低、保温好,但占地较多(土地利用率低)。
砖墙型:坚固耐用(寿命20-25年),适合地质复杂地区。
适用:北方冬季不加温种植蔬菜、花卉等。
塑料大棚(冷棚)
结构:竹木或镀锌钢管骨架覆盖塑料薄膜,拱形设计。
特点:建造简单、成本低,但抗风雪能力较弱。
适用:早春/晚秋蔬菜栽培,防自然灾害。
智能连栋温室
结构:玻璃或PC板覆盖,连栋设计,配套物联网系统。
核心技术:
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、光照;
自动调控灌溉、通风、遮阳;
无土栽培技术(如沙基质+羊粪养分)。
优势:全年生产、节水节肥、产量提升30–50%。
二、核心功能与技术
环境调控
保温:墙体/覆盖材料蓄热,维持冬季温度。
智能管理:物联网+AI算法优化光照、CO₂浓度等,缩短作物周期。
增产增效
反季节种植高附加值作物(如草莓、番茄);
土地利用率提高30%,生产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特殊场景应用
高寒地区(如乌兰察布)利用智能温室解决牧民吃菜难题;
沙漠地区采用沙基质+节水技术种植果蔬。
三、发展趋势
智慧化升级:集成垂直农场、营养液调控等新技术,实现“无人化生产”。
低成本普及:改进土墙结构(水泥加固)、推广镀锌钢管骨架,平衡耐用性与成本。
附:不同类型大棚对比
类型 造价 寿命 适用场景
土墙日光温室 低 10–15年 北方冬季种植
砖墙日光温室 中高 20–25年 地质复杂区
塑料大棚 低 3–5年 季节性扩展栽培
智能连栋温室 高 15年以上 高附加值作物全年生产
温室大棚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,已成为增产增收、保障供给的核心设施。